为什么要使用复式记账而不是流水账?

本文是回复读者的一封邮件,刚好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,就顺便放在这里作为复式记账系列文章的一个补充吧。

复式记账有什么具体的比流水账更有优势的场景不好说,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。就像我博客里举的几个例子,你应该也能看出来,在那几个例子中,复式记账是比流水账更有优势的。但因为你不涉及这几个场景,所以这些优势对你来说就没什么意义。

但透过现象看本质,复式记账之所以有这些优势的原因却是很简单的:复式记账记录了一笔交易的本质(钱的流向),而且是毫无冗余的记录了一笔交易中的全部信息。

所以,虽然复式记账表面上的优势更多是在事后“看”的时候体现的,例如各种报表、统计等,但其精髓却是在“记”上了:

因为复式记账是记录了一笔交易的本质,所以有些用流水账不好记甚至是没办法记的场景,用复式记账都能记录出来。可以说只要涉及到钱的流动,就能用复式记账来记。反之,流水账则不行,我博客中已经举了一些例子了,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
又因为复式记账记录了一笔交易中的全部信息,所以你才能事后想怎么看就怎么看,想从什么角度看就从什么角度看。无论是千人千面的个人记账诉求,还是企业复杂的会计准则,都能满足。无非就是统计哪些账户在哪个时间段的累计值。再复杂点的可能就是要再做些过滤和转换,但总归都是能实现的。注意,这里说到的“看”,是可以在“记”之后的。复式记账中,“记”和“看”是可以分开的。因为你已经记录了全部信息,所以无论以后想要怎么看,都无需再修改已经记了的账。

而流水账的“记”和“看”就是绑定在一起的,这就是流水账简单的代价:你在记录之初就已经预设了以后想怎么看,所以只记录了与之相关的信息。未来如果一直如你预期,流水账就够用了,而且确实会比复式记账更简单。而一旦以后有些新的场景或诉求,就很难实现了,因为当初就没记录这部分信息。这时你只能选择:要么另起一本账,专门记录新关注的信息;要么修改历史记过的账,补上这些信息,但这通常很难做到。

举个例子:你目前可能只是关注自己一个月赚了多少钱、花了多少钱,简单记录下收支的流水账就够用了,还简单。但如前文所说,简单的代价是你损失了资产负债相关账户的信息。而一旦未来你的资产负债情况比较复杂,例如资产有现金、银行卡、余额宝、股票、基金、期权、房产、黄金、实物资产等,负债有房贷、车贷、消费贷、信用卡、花呗、白条等。当你想理清楚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时,就会发现原来记的账不够用了。还如前文所说,你有两条路可选:如果你要求也不高,单独拿个 Excel 更新下各个账户的余额倒也能对付,就是两套账麻烦点;而如果你费尽千辛万苦补上了所有信息,就会发现,你已经开始复式记账了。

这个例子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,你可能会说我一直都不会关注这些信息,又或者我就拿个 Excel 统计下就够了。但除了“看”之外,还有“记”的问题。例如一些我博客中已经提到的例子,你当前还没有这些诉求,但如果你未来有了这些诉求,会发现流水账不太好记录这些交易。也可能你在流水账上打了几个补丁勉强记出来了,但如果再回头看下复式记账,可能会发现反而复式记账更简单直接。

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些场景你也确信自己不会有。如果这样,那确实就没必要使用复式记账了。复式记账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事实上也是,个人记账中,流水账远多于复式记账,也够大多数人用了。

最后,既然我写了这一系列的博客,也给你回复了这封邮件,我还是想说:如果你打算长期记账,且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想要“记”和“看”的是什么,那么建议你可以考虑现在就开始使用复式记账。因为与(潜在会)获得的收益相比,复式记账付出的代价简直微不足道。它只是门槛高了点,跨过这道门槛后,每次记账并没有比流水账复杂多少。而除了这倒门槛之外,我想不出复式记账比流水账有什么不足。

例如,流水账你可能会记录:

1
2025-01-05 吃饭 10

复式记账可能是:

1
2
3
2025-01-05
吃饭 10
现金

你看,只是多记了“现金”两个字。